文:張草
牙齒和牙周破壞的三大因素是食物、細菌和時間,且來一一檢視:
我們無法不進食,所以一定有「食物」。 我們口腔的「細菌」是無法殺絕的,只要有食物殘留在口中,只要有足夠「時間」,細菌就可以分解食物,產生酸去溶解牙齒,食物腐敗也造成牙周發炎。
所以我們可以控制的是「時間」,不讓它有足夠的時間去破壞,方法當然是清理,用牙刷清理牙齒表面和牙周的口袋,用牙線清理牙縫兩側的牙齒表面和牙周口袋。
但是,不只是這樣而已,清理是「事後」,其實我們也可以在「事前」控制時間。
我們用四個問題來讓你想一想,你可以拉你身邊的家人、朋友或同事一起想。回答完底下問題之後,接著有詳細的說明原因:
1.給你五顆糖果,一次把五顆糖果放入口中吃掉比較容易蛀牙,還是一顆一顆接著吃比較容易蛀牙?
2.在家吃飯容易蛀牙,還是參加婚宴容易蛀牙?
3.吃蘋果還是吃餅乾容易蛀牙?
4.早晨刷牙應該在起床後還是早餐前?
答案與詳細解說在下面哦
答案一:一顆接一顆吃比較容易蛀牙。
糖分在口中被細菌變成酸,大約三分鐘會發生。但並不是有酸就會蛀牙,必須酸到某個程度(pH值低至5.5),牙齒的礦物質成分才會開始溶解,但要達到這個pH值是很容易的。
如果停止進食,大約十多分鐘後,口水會發揮中和作用,口水中的礦物質會慢慢再補充回去。
但如果溶解的速度比「再礦化」更快,當然就發生蛀牙了。
所以,如果將糖果一顆接一顆吃,會在應該「再礦化」的時候再補充糖分,繼續產生酸,阻礙了「再礦化」,讓溶解繼續進行。
如果一次將糖果吃完,那溶解/再礦化的過程只會發生一次,蛀牙機率則降低。
答案二:同上理,參加婚宴比較容易蛀牙。
在家吃飯的菜是一次上桌的,自己選擇自己要吃什麼,而宴會的菜是一道道上,跟第一題吃糖果的道理一樣,牙齒才剛要「再礦化」,新的食物又加進來了,新的酸再次產生,阻礙「再礦化」。
答案三:吃餅乾比較容易蛀牙。
因為會黏在牙齒和牙周上,延長食物逗留的時間。
不僅如此,食物緊附在牙齒表面的部分,產生的酸就直接傷害它所附著的牙齒表面,酸蝕著它所附著的範圍。要是食物總是習慣性的堆積在同一處,老是酸蝕同一處,就會產生「白斑」。
黏牙的食物有很多種,餅乾、麵包、牛奶等等小孩所愛的食物都是。這些食物通常夾在臉頰(嘴唇)和牙齒之間,單純喝個水根本沖不掉,所以白斑通常出現在小孩乳牙朝外的那個面。很多小孩在一、二歲喝奶的年齡就開始蛀了,尤其喝奶粉的小孩,奶粉又黏稠又有乳糖(lactose),因此到大約兩歲半乳牙全部出齊時,先前已出的門牙也蛀得像被剝掉了一層似的,稱為「奶瓶性蛀牙」。
餅乾、麵包、蛋糕等類都是「精製食物」,原料都是加工的,也比較黏稠,容易滯留在牙齒和牙肉周圍。
相反的,蘋果是屬於「粗食」,比較不黏牙,即使同樣含糖,就是比較不會滯留,排除了「時間」的因素。
曾經有人研究非洲土著,他們過去吃樹薯等根莖類維生,雖然富含會轉化為糖分的澱粉,但他們很少蛀牙;一旦開始使用白糖後,蛀牙率則大增。白糖屬於精緻食品,根莖類屬於粗食,同樣含糖,但結果不同。
把黏在牙齒上的食物用牙刷刷掉,將卡在牙縫中的食物用牙線清理掉,不令它有時間產生破壞,將「時間」的因素控制好,就能將蛀牙和牙周病的機會大大降低。我幫每一位新來的病人洗牙後,都會教他們清理的方法,並叮嚀他們回家一定要實行。只要真有實行的,通常半年後的檢查,都不容易發現牙周病。
但蛀牙呢?
由於已經蛀出來的洞並不會消失,因此半年後,早已經有卻沒被發現的小洞,食物仍然會卡在洞中,任憑牙刷或牙線也無法將食物從洞裡清出,因此仍有變大的可能。即使清得很好了,半年後仍有可能因蛀洞變得明顯了而被發現。
不過,如果一直將每日的清理做得很好,即令新問題不產生,舊問題一個個浮出檯面,並在定期檢查中被處理掉,就有可能維持「零蛀牙」的目標。
蛀牙和牙周病不是病,是一種破壞,是不良習慣日積月累而造成的破壞。
只要跟時間競跑,在正確的時機刷牙,很多問題就沒機會發生了。
答案四:早餐後。
一天之中最重要的清理應該是「睡前」,因為清了之後,在接下來數小時的睡眠中應該就沒食物逗留在口中,沒機會造成問題。
不過,要是你刷牙後又跑去喝一杯臨睡前的牛奶,那只好請你把牙刷、牙線再用一次,因為牛奶黏牙,並不是漱個口就可以弄乾淨的。
經過清理的牙齒,早上起來也不會髒到哪裡去。可是很多人卻在起床後馬上刷牙,早餐後卻任由食物滯留在口中一整天,那之前的清理不就完全白費功夫了嗎?感覺上就像洗了澡之後才去打籃球一般,順序上很不合理。
我曾遇過有人一天只刷一次牙,而且是刷起床那次,表示說他每天只有早上刷牙後那幾分鐘是乾淨的,接著吃早餐就馬上骯髒了。接下來二十四小時沒清理,直到明天早上才刷,又立刻髒了。如此每天才幾分鐘的時間是乾淨的,教他如何不蛀牙?
所以,當你想問「什麼時候刷牙最好?」時,你要考慮的就是「如何讓食物殘渣滯留的時間最短?」
本文轉自:關鍵評論《啊~請張嘴:張草看牙記》